顯示具有 詐騙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詐騙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

【木馬】F-Secure發現新型勒索木馬病毒 讓受害者無法開機還詐騙電話費

0 意見

F-Secure發現新型勒索木馬病毒 讓受害者無法開機還詐騙電話費

偽裝成Windows系統畫面的新型勒索木馬病毒
(2011年4月26日,台北訊)芬蘭資安業者F-Secure發現新型勒索木馬病毒,能偽裝成Windows系統畫面,在開機時,讓使用者誤以為自己的Windows序號受到盜版侵害,導致電腦被鎖住,無法進入Windows。除非按照螢幕上的指示,撥打指定電話索取解鎖密碼,才能「贖回」電腦的控制權。駭客還特別在電話號碼旁註明「完全免費」字樣,讓受害者降低戒心,以為這是微軟官方的防盜機制,但實際上卻是駭客賺取高額長途電話費的管道。 
經由F-Secure的調查結果,已找出此新型勒索木馬病毒的解決方法,使用者只要輸入解鎖密碼「1351236」即能順利開機,無需撥打螢幕上顯示的任何電話號碼,同時F-Secure也建議使用者,對於電腦畫面突然跳出的訊息要求,都要先保持高度懷疑,不要貿然行動。
勒索木馬病毒要求撥打指定電話索取解鎖密碼,才能「贖回」電腦的控制權

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

[必看]狼又來了,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山寨版再起

0 意見

微軟自家的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防毒產品相當知名。先前曾經有駭客刻意做了一款Security Essentials來揶揄微軟,內容卻是恐嚇用戶要付費購買其他防毒軟體。微軟強調,這是木馬程式,透過欺騙手段讓用戶下載惡意程式,不可不慎。

根據微軟自家Windows Security Blog的報導,先前已經被微軟官方列為黑名單的假Security Essentials,最近又有死灰復燃的現象。他們會透過偷渡下載(drive-by download)的安裝方式,誘使用戶下載惡意程式到系統中,造成損失。而這隻木馬程式,被命名為win32/FakePAV
微軟表示,假的Security Essentials運作的時候乍看跟真的沒兩樣,甚至還會正經八百的幫你掃描是否遭到感染。但跟真的不一樣的是,假的Security Essentials會提示請你安裝更強的防毒軟體來保護你的系統,甚至還列出了許多防毒廠商的商標跟下載連結。只是這些連結當然也是假的,只會帶使用者下載更危險的病毒下來而已。
Windows Security Blog據說弄到了表面上仍是Security Essentials,實際上卻是win32/FakePAV的檔案,安裝之後,軟體會竄改開機啟動資料,讓木馬能夠在開機後自動啟動。當然,連掃描都做的跟真的一樣,如果後面沒有漏出狐狸尾巴的話。
▲掃描下去,沒多久會看到有可疑的物件(圖片來源:Windows Security Blog
▲還可以拉開細節來看,這可不妙,被感染的是iexplorer.exe(圖片來源:Windows Security Blog
▲而且假防毒會說清不掉,要用線上掃描(圖片來源:Windows Security Blog
▲點下去會看到琳琅滿目許多防毒大廠,但都是假象(圖片來源:Windows Security Blog
▲當然,這時候下載的「清毒工具」都是有問題的(圖片來源:Windows Security Blog
微軟表示,就算被假的Security Essentials綁標,用真的Security Essentials還是能解,而且是免費的。早在今年年初時,微軟就已經注意到這個木馬,並加入惡意程式清單中,但最近卻又有開始蠢動的趨勢,而微軟也強調,若需要乾淨的Security Essentials,從官方網站http://www.microsoft.com/security_essentials/下載會是最理想的方案。

消息來源:Windows Security Blog

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

[news]MSN帳號被盜 朋友好心遭詐財

0 意見

MSN帳號被盜 朋友好心遭詐財

記者王聖藜/台北報導

被騙 法警損失1萬多元


常用MSN和暱友談心,要特別小心。請確認對方真的是「他」。檢察機關最近接獲多起利用人頭申請MSN、E-mail的網路詐財案,人頭要求購買遊戲點數,被害人不察,依指示照辦,結果失金慘重,提告又抓不著真兇,台北地檢署一名法警因此損失1萬1000元


台北地檢署一名法警日前和同事玩MSN時,對方要求幫忙買線上遊戲點數,並指名是某公司產品,法警心裡想「應該是他,沒錯!」,於是自掏腰包,分三次跑到「7─11」便利超商各買了5000元、3000元、3000元的點數,還依照指示,將總值1萬1000元的點數輸入指定帳號儲值。


第二天,這名法警開口向同事索回買點數先墊的錢,他的同事卻說,發誓並沒有在MSN中要求他去買遊戲點數,兩個人一陣雞同鴨講,這才驚覺被騙。


而帳戶被人盜用的法警,為了向同事證明沒有騙人的錢,也提告訴自清,控告盜用人違反電腦個人資料保護法,兩案都由檢警單位偵處中。


事實上,同類案件板橋地檢署有結案的案例,並作成不起訴處分。不起訴書指出,陳姓男子控告32歲的汪姓男子登入他友人張姓女子的帳戶,今年3月31日、4月1日用E-mail和他聯絡,請他買橘子公司遊戲點數2997元、買智冠公司遊戲點數3000元,他買了後,向張女詢問,發現受騙。


別盡信網路 打通電話確認



利用MSN、E-mail當介面的犯罪態樣,是繼電話詐騙後的新型態犯罪,有偵辦電腦犯罪案件經驗的檢察官奉勸網路愛用者,用網路和朋友聊天時,不必太當真,答應對方事情或想付出錢財前,最好「先打電話向你好友查證一下」。

新聞出處網址

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

[資安]美推防毒硬體 金鐘罩問世

0 意見

〔駐美特派員曹郁芬、湯佳玲、王珮華/綜合報導〕曾經打過越戰和科索沃戰爭的美國知名將領衛斯理.克拉克 (Wesley Clark)美國時間二十四日在華府宣稱,以防毒軟體對付網路駭客的觀念已經被防毒硬體取代,新上市的「金鐘罩 (InZero)」是劃時代的產品。


克拉克目前擔任 「金鐘罩」的顧問團主席,這個由烏克蘭工程師齊瓦齊克發明的產品,在華府舉行的發表會,吸引包括谷歌高層主管在內的許多科技業者、美政府官員和媒體到場。在場人士指出,這項防毒概念過去曾被科技界討論過,但落實為產品是第一次。


外掛小電腦 不怕駭客


「金鐘罩」等於是一個外掛的小電腦 (sandbox),任何桌上型電腦透過有讀取記憶體的「金鐘罩」接收電郵並打開附加檔案,都不怕被駭客入侵盜取資料,也可以透過「金鐘罩」舉行保密的視訊會議。


「金鐘罩」系統的執行長休斯說,公司還有殺手晶片,可以摧毀想仿製的軟體。


美國商業週刊今年三月曾報導「金鐘罩」是充滿創意的下一代科技產品,概念就像給電腦戴上保險套。休斯說,這項產品在兩週測試期間,曾遭到全球兩百萬次駭客的攻擊,但沒有一次成功,取名叫「InZero」就是因為駭客入侵機率是零。


不過對於宣稱百毒不侵的InZero防毒「金鐘罩」,國內資安專家表示,據初步了解,該產品是以類似虛擬機器原理將病毒與電腦隔開來,但無法防堵透過社交工程、釣魚網站詐騙帳號的行為。


無法防堵 釣魚網站


趨勢科技資深技術顧問戴燊表示,近期主要資訊安全威脅多來自詐騙集團利用社交工程或假網站,要判別釣魚網站,必須先收集釣魚網站資料庫,並隨時更新比對,InZero這類產品恐怕無法防堵此類型詐騙。


體積笨重 不適用筆電


也有業者認為「金鐘罩」體積笨重,用外掛與電腦連接,根本不適用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產品;再者,它在不同作業系統的相容性較差,也是推廣上的障礙。


休斯坦言,這項產品主要針對桌上型電腦,已經在研發更小巧的產品,可以內建於筆記型電腦內。


這項產品在美國製造,但軟體工程師分佈在美國、烏克蘭與俄羅斯。休斯坦承,要說服美國政府使用這項產品,不擔心機密外洩到其它國家,還有待努力。


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所長何寶中認為,台灣的硬體是強項,防毒硬體可以發揮台灣優勢,也是未來趨勢。


工研院資通所組長劉智遠表示,金鐘罩應該還是要搭配軟體使用,防毒硬體也不可能達到百分百防毒,最好的方式還是軟體加上硬體,雙重防毒。

新聞出處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626/78/285k0.html

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

[必看]如何盜取你的帳號密碼(Yahoo!奇摩拍賣篇)

0 意見








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

[news]臉書心理測驗暗藏病毒 專家籲用戶注意

0 意見

臉書心理測驗暗藏病毒 專家籲用戶注意


社群網站Facebook人氣居高不下,也成為駭客和病毒攻擊的對象,專家警告,最好在電腦設置防毒軟體和防火牆,阻擋惡意程式,並定期更新瀏覽器、應用程式。

隨著社群網站Facebook的風行,很多人都會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經歷、遊戲,或是進行心理測驗,卻有很多網友發現,自己的臉書上出現很多朋友的心理測驗,令人不堪其擾,就連名導蔡明亮也抱怨,不要再留這些東西到我的臉書。

防毒軟體專家指出,有不少病毒和惡意軟體會利用上述社群網站的遊戲和心理測驗,不斷丟垃圾訊息,造成「洗版」的現象,甚至遊戲連結本身就有惡意程式,可透過連結取得使用者的帳號密碼。

前陣子Facebook曾出現「海灘俏女郎(Distracting Beach Babes)」這個惡意軟體,利用比基尼女郎讓使用者點選類似影片的連結。點選後會連到一個Facebook應用程式,要求想看影片的使用者安裝軟體,進一步誘騙使用者連到惡意程式。

專家表示,要阻擋惡意軟體攻擊,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防毒軟體,或在電腦設置防火牆,阻擋惡意程式,並定期更新瀏覽器、應用程式。



  

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

[news]網安/線上妹妹有新的聯絡方式? 小心是疆屍電腦搞的鬼

0 意見

網安/線上妹妹有新的聯絡方式? 小心是疆屍電腦搞的鬼

  • 網路妹妹傳來新的聯絡方式,小心,有可能是殭屍電腦搞得鬼。(圖/趨勢提供)
記者蘇湘雲/台北報導 

「我換新的聯絡方式,請大家記得更新。」常常收到線上朋友傳來的更新信件嗎?資安業者提醒,這封信不但可能是假的,裡面還有可能藏有變種病毒威脅,若網友不慎點選開啟附件,執行後可能會讓電腦受害成為殭屍電腦。

趨勢科技8日指出,近日發現網路上有一封寄件人顯示為「珮琪」,標題為「珮琪的新聯絡方式」的信件,在信中以朋友口吻說:「各位兄弟姊妹,珮琪近期會有些變動,附上新的聯絡方式一定要常聯繫喔!」

信件隨附壓縮檔phone&mail.rar,裡面看似有好友的更新聯絡資訊,實則含SASFIS木馬變種病毒,以偽裝成Excel附件的社交工程(Social Engineering)手法,誘騙網友點選,但執行後卻變成含有另一隻木馬TROJ_SASFIS.HBC和後門程式BKDR_SASFIS.AC的螢幕保護程式,受害電腦恐成殭屍電腦。

↓圖說:網路妹妹傳來新的聯絡方式,小心,有可能是殭屍電腦搞得鬼。(圖/公關提供)


資安分析師翁世豪指出,目前在台灣與日本的政府機關都有發現許多類似以「xx的新聯絡方式」信件為攻擊手法的案例,由於此類攻擊無法欺騙安全軟體,但容易欺騙網友的眼睛,讓人將危險檔案當成安全檔案來開啟並執行。

翁世豪表示,經過資安業多次提醒,網友對於像exe .cmd .bat 之類的副檔名,已知屬於危險檔而較不易去開啟,「然而這種障眼法的攻擊卻大大顛覆了人們這種認知」,他提醒,「使用者可藉著最尋常也是最好的方法來預防系統受此攻擊的感染,那就是不要展開看來可疑的電子郵件訊息,也不用下載及執行其附件。」

除此之外,資安業於今年稍早之際發現,SASFIS木馬家族的惡名也與許多不同的假防毒軟體變種有關,包括:Facebook臉書的假電子郵件訊息、色情網站類的變種等。  

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

[news]MSN假網友 詐借門號認證

0 意見

謊稱手機螢幕故障


〔記者王昶閔、黃敦硯/台北報導〕「我的手機螢幕壞了,可否請您幫我收個簡訊?」如果好友突然在MSN上這樣向你求救,可得提高警覺,因為這個友人可能是詐騙集團化身,目標是你的手機門號,好心幫忙,下場不是荷包失血,就是成了人頭戶!


網路上傳出有詐騙集團盜用民眾MSN帳號,利用拍賣網站帳號申請機制,或以電信業者小額付費,騙取手機門號與認證碼,藉以從事不法。小陳就有類似經驗,一位久未見面的好友突然上線,透過MSN跟他寒暄幾句後,以手機螢幕壞掉為由,希望小陳協助代收簡訊,並轉述內容。

小陳爽快地將手機號碼以MSN傳給對方,不久手機就傳來一封簡訊,內容是一組數字與英文認證碼,他將這組密碼透過MSN轉述給好友,事成後對方就匆匆下線。


小陳越想越不對,直接打電話向友人求證,才發現友人的MSN帳號早遭到駭客盜用,自己很可能是遇上了詐騙集團,擔心自己成了人頭戶。


165反詐騙專線表示,詐騙集團是先以駭客方式入侵民眾電腦,竊取MSN帳號密碼,再冒網友名義騙其友人信任,這類案件是近2個月新興詐騙手法,最近每週都接獲10至15名網友報案被騙,民眾不得不防


冒用MSN的詐騙犯罪,通常有2種手法,一是假冒本尊與親友閒話家常,歹徒再謊稱有事無法出門,要親友到超商代買遊戲點數,等被害人告訴對方購買遊戲點數的序號與密碼,對方卻沒把錢匯入,才知被騙,最近有多位藝人的經紀人都因此上當;另一種是告知手機螢幕壞掉,請網友提供手機代收認證碼簡訊


165呼籲民眾,若接到朋友以MSN或電子郵件拜託做一些奇怪的事,最好打電話跟友人確認,不要只憑MSN連絡。

新聞出處網址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427/78/24m3s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