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Facebook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Facebook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

【資安】小心!小賈斯汀影片含惡意連結,流竄臉書

0 意見

小心!小賈斯汀影片含惡意連結,流竄臉書

撰文者:趙郁竹發表日期:2011-08-02
 
趨勢科技近期發現一個以小賈斯汀為名的惡意網址在Facebook塗鴉牆流竄,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影片連結,要點選才能觀看,標題為「The Video That Just Ended Justin Biebers Career for Good(這影片會讓小賈斯汀的演藝生涯劃下句點)」。
使用者點選連結後,會出現一個要求使用者回答問卷的視窗,然後才能觀看所謂的小賈斯汀影片內容,並宣稱可以獲得價值1000美元的禮物。不過在使用者完成問卷後,卻沒有任何相關影片可供使用者觀看。
趨勢科技技術總監戴燊表示,這是個典型的社交工程(Social Engineering)陷阱手法,一方面利用網友對名人醜聞的好奇心,另一方面則以Facebook合法網站掩護夾帶含有惡意連結網址,降低使用者的警覺心。
外界對社交網站的高度興趣就是讓駭客利用的媒介,網路犯罪份子利用竊取而得的社交網站帳號到處發送惡意連結,甚至偷竊更多使用者帳號,這樣的現象也進一步說明為何使用者成為網路犯罪交易熱門產品。
justin
圖說:當使用者點擊「播放」按鈕,旋即出現視窗要求使用者回答問卷,此攻擊不但意圖竊取使用者個人資料,亦會在使用者的Facebook塗鴉牆頁面張貼類似貼文,以誘騙更多使用者點選該網址。

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

【資訊】如何徹底消滅你的Facebook帳號

0 意見

撰文者:李宜穆編譯發表日期:2011-06-30

    
儘管這對近來剛達到7.5億用戶大關的Facebook而言,用戶想要刪除帳戶可能並不是他們最擔心的事,但一旦你真的鐵了心想徹底刪除自己在Facebook上的所有足跡,你就會發現一件事實:Facebook真的真的很不希望用戶離開它,儘管你能在Facebook上找到「停用帳號」的按鍵,但你在成功擊敗Facebook用美好回憶照片與「某某家人或朋友會想念你捏」的情感攻勢後,你按下的卻僅只是「停用」按鍵,你的個人資料仍安然儲存在Facebook主機上,等待你某天回心轉意重新登入後「再次啟用帳號」。所以,到底該如何徹底消滅自己在Facebook上的所有足跡? 
1.    先備份所有個人資料 儘管你真的狠得下心刪除Facebook上的所有足跡,你應該也不能否認好幾年下來,你的狀態、照片、影片與個人訊息還是有不小的保留價值,因此Facebook提供簡單方式讓你把個人帳號上的所有內容下載成壓縮檔以及HTML檔案,供你能在日後用網頁瀏覽器觀看個人回憶: 
點選「帳號」-「帳號設定」-來到最下方的「下載你的資料」
2.    永久刪除所有個人資料 如上所述,一般帳號設定中找不到刪除帳號的按鍵,你得來到網站的「使用者說明中心」中才找得到相關刪除資訊,或者你可以透過點選這個連結直接來到「刪除我的帳號」。不過千萬注意,如同Facebook所述,一旦真的按下去,「您將不能重新啟動帳號或擷取任何已新增的內容或資訊。」
 
出自ReadWriteWeb  

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

【news】F-Secure:臉書垃圾訊息日益嚴重,應用程式與假帳號為源頭

0 意見

芬蘭資安業者F-Secure公布了一項針對臉書(Facebook)垃圾訊息問題的調查,調查結果顯示*,78%的臉書用戶已意識到臉書垃圾訊息問題的嚴重性,49%的人已常常見到臉書上留有垃圾訊息,另更有超過30%的用戶,每天都必須花時間去清除那些垃圾訊息!


臉書已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路社交平台,時至今日,現在網友每天花在社群網站上的時間,已經超越了收發電子郵件**。社群網站將取代電子郵件,成為新一代網路釣魚詐欺行為及個資收集的犯罪平台,並且同時成為網頁惡意程式散播的管道。當網友每日瀏覽眾多網頁內容時,很有可能會因為不經意或者因誘惑而點擊了不當連結,而就此陷入了詐欺設局。如何讓台灣網友能夠輕鬆上網,又不用步步為營地擔心上網安全問題,將是SUNWAI翔偉資安科技與F-Secure 芬安全持續在雲端安全領域的服務宗旨。

F-Secure安全顧問蘇利文(Sean Sullivan)則指出,「早期的垃圾廣告訊息多半是廠商直接對消費者,例如透過惡意廣告軟體感染用戶,以不斷彈出的廣告視窗達到廣告宣傳目的;但現在廠商已逐漸改變方式,改以社群網站作為媒介,讓垃圾廣告訊息能夠透過網友傳遞,擴散效果更為快速。

目前臉書上可見的垃圾訊息來源為「應用程式」以及「假帳號」,F-Secure提供以下分析:

垃圾訊息來源一:應用程式

臉書平台所提供的應用程式,是病毒垃圾訊息興起的來源。只要有一名用戶使用了暗藏垃圾訊息的應用程式,將其發送給朋友,很快地這個應用程式就會蔓延開來。例如標榜能夠增加「不喜歡(Dislike)」按鈕的應用程式就成功欺騙了12%的臉書用戶;而標榜能顯示「誰來我家」的應用程式也使了20%的臉書用戶受騙上當

垃圾訊息來源二:假帳號

這些假帳號多半使用面貌身材姣好的「正妹照」當作自己大頭貼以博取好感,他們會很刻意地在短時間加入大量的用戶做為好友,等到幾個月後好友人數到達一定的量之後,就開始散步垃圾廣告訊息,例如成人網站廣告等。「他們真的認真地蒐集了4,000多個好友。」F-Secure安全顧問蘇利文說。

雖然垃圾訊息會帶給用戶不好的感受,但大部分的使用者還是可以接受。針對社群網站的資安問題,77%的臉書用戶仍表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感到安全的,但若真的發生資安問題時,他們也還是會擔心財務資料等隱私是否安全;29%的人則是最擔心個人資料被竊取的問題,另外28%的人最擔心帳號遭到駭客入侵盜用。

臉書已經開始著手對抗垃圾訊息問題,包刮對於散播者採取法律行動、加強垃圾訊息檢舉系統以及加強企業頁面的垃圾訊息過濾機制等。但實際上臉書還可以做更多,例如加強假帳號的查驗機制,蘇利文表示,「只透過檢舉回報可能不太夠,如果能夠利用大頭貼相片自動比對的話,那麼查驗效果應該會更好,因為很明顯地,那些照片已經被人使用好多次了。」F-Secure建議,若要真正做到杜絕臉書垃圾訊息,就不要隨便同意陌生人加入好友,盡量只和你真實生活認識的人互動,在登入臉書首頁前,也須查看清楚是否為假的釣魚網頁,如此才可確保您的個人的資訊安全。

*此項調查是由F-Secure公司委託SurveyGizmo市調中心在2010年10月和11月間所做的調查。F-Secure詢問363名來自「F-Secure’s Safe and Savvy」部落格上所徵求的受訪者一系列問題,並請教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Facebook。
**資料來源:「Digital Life」,2010年10月10日,http://discoverdigitallife.com/

新聞原始出處連結

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

[news]Facebook 的「dislike」新鍵是詐騙

0 意見

Facebook 的「dislike」新鍵是詐騙
ZDNet新聞專區:Caroline McCarthy



資安廠商Sophos發出警示,Facebook出現另一個化身第三方應用程式的詐騙作法,這一次是假借朋友之名,鼓勵會員安裝一個「dislike」(不喜歡)按鍵。
Sophos在16日的公司部落格上揭露這種騙局。下載安裝的連結,看似來自使用者的某個朋友,但其實是已經中毒的友人系統自動發出的訊息。這種詐騙的目的,是讓使用者完成含在該程式中的一項調查,以取得其個人資料。


Facebook現在是全球超過5億人的社交聯繫和通訊管道,自然成為詐騙者和病毒散播的主要目標。這次的騙局特別狡猾,因其特別針對Facebook自己的「like」按鍵,提供反向的「dislike」,會員通常會輕易上當。

除了引誘使用者完成一項調查,並得以進入會員的個人檔案,再繼續詐騙其他友人,這個騙局似乎沒有造成其他危險。最後,當使用者完成調查後,該程式會將頁面導至合法的Facebook「不喜歡」鍵開發者,FaceMod公司的頁面。這個合法程式是採Firefox瀏覽器外掛的形式,但FaceMod公司與這個詐騙行動沒有任何直接關連。


Sophos分析師Graham Cluley寫道:「如果你想試用FaceMod的附加程式,(註-我們沒有推薦這個程式,也尚未確認其功效。)可直接到Firefox附加程式網頁下載,不要因此讓某個惡意程式存取你的Facebook檔案。」(陳智文/譯)


新聞出處網址
Sophos部落格原文出處網址

其他新聞網址連結
新詐騙技倆! Facebook新增的"不喜歡"功能 立刻被駭